國興不忘忠魂烈,奮楫揚帆勇向前
——馬院聯合機械黨支部、頭雁領航8班、16班走進中山艦
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和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豐富支部組織生活,發揮頭雁領航作用。
11月14日上午,在天朗氣清的秋日裡,88858cc永利官网2020級碩士生第一黨支部聯合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機碩2001黨支部以及頭雁領航8班、16班聯合開展了“國興不忘民族忠魂烈,奮楫揚帆青年勇向前”主題實踐活動,全體成員在中山艦博物館開展了實地參觀學習,并邀請紅色理論學講團呂濤宇同學擔任講解員,給大家帶來一堂生動的“訪學結合”微黨課,把課堂從教室延伸到戶外,把理論學習與實踐走訪相結合,引領廣大黨員同志、入黨積極分子從中山艦博物館中追尋紅色記憶,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觀念。
中山艦博物館坐落于中山艦當年蒙難地——武漢市江夏區金口鎮,是以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代名艦中山艦的名字命名、武漢市文化局所屬的一座專題性紀念性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參觀前,紅色理論學講團副團長、頭雁領航八班班主任呂濤宇為參與本次活動的全體黨員講授了一堂精彩的戶外黨史課。從呂濤宇講師的講解中,我們深入了解到中山艦及其背後的血淚史。中山艦原名永豐艦,它是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代名艦。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長崎三菱造船所訂造。1912年6月建成下水。1913年被編入北洋政府海軍。1922年6月孫中山先生登臨該艦指揮平定陳炯明叛亂。1925年,孫中山與世長辭後,廣州革命政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将永豐艦易名為中山艦。1938年參加“武漢會戰”,同年10月24日在抗擊日軍的戰鬥中被日機炸沉于長江金口水域,包括艦長在内的二十多名勇士為國殉職,從此長眠于江底近60年。1997年被打撈出水,經修複後于2008年陳列于江夏區金口中山艦博物館艦體陳列廳。
中山艦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曆史見證物。該艦服役26年,親曆了影響中國近、現代曆史進程的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孫中山廣州蒙難事件和武漢抗戰等重大曆史事件,它見證了孫中山先生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百折不撓、奮鬥不息的革命精神,展現了中山艦抗日英烈為祖國捐軀、鐵血悲歌的英雄氣概。


黨課講授結束後,滿懷對中山艦的向往和崇敬,全體同學穿過波光粼粼的金雞湖,進入雄偉氣派中山艦博物館。在博物館一樓大廳,中山艦安靜地屹立着,無聲地向我們訴說着它所處的動蕩歲月,經曆的曲折航程和創立的不朽功績,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在博物館二樓和三樓,同學們參觀從中山艦打撈出水的銘牌标志、艦載設施、生活用品、武器裝備等四大類型曆史文物,有保存完好的電報紙、玻璃汽水瓶、電取暖器,還有乒乓球拍、飛機模型、棋牌和“國光”牌口琴,各種炮彈、子彈和步槍。它們雖然經過接近60年的江水浸泡,泥沙淘洗,但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永豐艦至中山艦各個曆史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社會活動及中山艦官兵們的誓死抗擊日寇、為民族而戰的英勇氣概和精神面貌。


江夏故郡,古鎮金口,壯士喋血,名艦陸沉。重溫曆史,撫今追昔,通過黨課學習與實地參觀,同學們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近代民族獨立史、國家發展史的了解,切身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為民族獨立和國家複興所作出的無私奉獻與英勇犧牲,深深懂得偉大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别人恩賜施舍的,而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不忘曆史,牢記使命,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斷增強自身的志氣、底氣和骨氣,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作為的華中大研究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先鋒力量。
本次活動是支部聯動、頭雁領航、學講實踐的一次創新性探索,未來相關支部班級将以此為經驗參考,進一步打造更多高質量的精品活動,不斷豐富校園黨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