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平台
洪明:“課堂論壇”互動教學方法初探

來源:新聞資訊 時間:2013-10-11 點擊量:




以“論壇”方式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在國内外的教學實踐中都有見運用的報道,如我國醫學博士生創新能力培養、新西蘭懷卡托大學運用“課堂論壇”方式進行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課程的教學。筆者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嘗試引入“課堂論壇”方法,以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教學互動,取得較好效果,本文拟對此教學實踐活動進行總結與反思,并希冀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推廣。

一、“課堂論壇”是教學互動的有效形式


所謂論壇就是主題研讨會議,是各個學科進行學術探讨與交流的經典、規範的形式,也是社會各不同部門、不同行業探讨和解決各自問題的重要形式,在網絡的世界裡,網民們也通過各種網上論壇來進行思想和觀點的交流。毋庸贅言,論壇對促進論壇參與者思想的碰撞、認識的深入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舉辦“課堂論壇”,是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有效方式,具體而言,其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可以借助論壇形式引導學生聚焦教師在課程講授中的重要問題,并促使學生圍繞這些重要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學生為了在論壇上陳述自己的觀點,他們必須學習和理解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内容,并緊扣主題,厘清思路,通過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師生與生生之間圍繞教學重點展開的互動無疑可以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并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教學重點,從而更好地完成課程的學習。其二,為學生提供思想交鋒與碰撞的平台。“課堂論壇”使學生有機會在論壇的平台上圍繞主題陳述各自不同的觀點;對教師講課和教材内容的不同理解、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可以在學生陳述觀點、進行論辯的過程中得以充分交流。參與論壇對絕大多數學生而言是一個積極的、主動的學習過程,論壇論辯的過程也是批判和質疑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深化對論壇主題的思考,通過論辯,學生會進一步明辨是非,澄清價值,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思考的基礎上,建構起自己的政治價值和道德價值認同。在論壇的實踐中,學生對兩次論壇的主題“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如何看待中國傳統道德中的孝道?”都有非常深入地分析,同時,對職業道德和婚戀道德的道德原則進行了一定抽象,促進了他們對職業道德和婚戀道德的行為應該如何問題的思考,許多同學表示,讨論對他們今後踐行職業道德和婚戀道德具有指導意義。其三,“課堂論壇”是學生相互學習的平台。心理學的研究顯示,與主體最接近的榜樣對主體所具有的影響力往往是最大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想觀念的交流往往也比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更具影響力和感染力。因為同齡人之間的交流更具平等性、真實性、平凡性和可接近性,同齡人中的更具思想性和價值引導性的觀點也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且更具有學習、效仿的信心,概而言之,“課堂論壇”為學生提供了同齡人之間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機會,使他們在交流中取長補短,獲得啟迪與教益。其四,“課堂論壇”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訓練,這是大學教育的目的之一,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與教學也同樣承載這一責任。

二、“課堂論壇”主題的選擇是促進有效互動的關鍵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将“課堂論壇”的主題分别确定為道德教育中的職業道德和家庭婚戀道德兩個問題,主要基于如下考慮:其一,論題的設計與課程教學内容的邏輯關系是嚴密的。“課堂論壇”的主題一定是課程教學中的核心問題,對這一問題的探讨,能促進學生深化對教學重點的把握和理解。職業道德與婚戀家庭道德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第六章的教學内容,職業道德與婚戀家庭道德是學生在大學畢業後甚至在大學學習期間都會面臨的道德問題,也是大學生道德教育價值體系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與道德實踐意義。在當今的中國社會,由于社會的急劇轉型、道德價值的多元化和社會道德重建的任務遠未完成,學生在職業道德、婚戀家庭道德問題上存在諸多困惑,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釋疑解惑。其二,有關“課堂論壇”主題的基本知識教師應在前期的課程教學中從學理層面和價值層面進行過講授,教師的前期教學已經為學生進行科學的思考和正确的價值判斷做好了鋪墊。《基礎》課中關于道德的内容主要分布在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第四章主要講授道德的基本原理性内容,第五章主要講授社會公德,相對于第四章,第五章的内容主要關注的是建立在基本道德原則上的公共道德行為準則,學生通過對第四、第五章内容的學習,對什麼是道德,什麼是道德的基本原則,怎樣的行為是道德的,應該怎樣進行道德選擇等問題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能力和一定道德理性。在此基礎上,學生在讨論中可以運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和方法,遵循一定的理論範式和價值準則,聯系個人和社會的實際,思考和論證自己的觀點,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從而有利于他們得出職業道德和婚戀家庭到底應該為何的結論。其三,“課堂論壇”的主題應選擇容易引起争議的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并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在論壇上的思想交鋒,在論辯中辨析自己的思想觀點,得出結論。在當代中國,随着社會的轉型和社會現代化的推進,聚族而居的家族血緣關系逐漸解體,中國傳統孝道的維系面臨巨大困擾,有人認為,中國的傳統的孝道已經過時了,有人甚至明确表示,将孩子帶到這個世界時就付與孩子贍養父母的義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也有人認為無論社會如何改變,孝道不能變。這些多元甚至是對立的觀點,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也激發了他們思考的積極性,圍繞這一極具争議的問題,學生展開了激烈的争論,同時,學生也通過争論逐漸明晰了認識。他們認為,傳統的孝道是應該繼承的,但是,随着時代的進步我們應賦予傳統孝道以新的内容。推而廣之,學生也認識到,道德作為一種社會規範是要與社會的發展相适應的,應批判地繼承中國的傳統道德,并在社會變遷和全球化進程中進行社會道德的重建,而他們這一代人則對中國社會的道德重建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課堂論壇”的議程設計旨在動員全體學生的參與


“課堂論壇”的主旨是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所以,“課堂論壇”的議程應立足于全體學生的參與,筆者設計的程序是首先由教師發布課堂論壇的主題,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準備參加論壇的論文。論壇的程序設計秉承公開、公正的原則,所有學生都要提交參加論壇的論文,學生評委團在提交的論文中遴選優秀論文在論壇上發言。這樣的設計使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間,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學生都圍繞論壇的主題進行了思考、并具有了初步觀點。當正式論壇舉辦時,所有學生都會更加關注論壇的發言與讨論,在這樣交互影響的環境中,學生的思想和觀點都會更加全面也更具深度。事實上學生參與論壇的積極性非常高,絕大多數同學争搶大會發言的機會,論文未能入選大會發言的同學也都積極舉手發言,尤其是自由評論的環節,學生争相發言。絕大多數學生發言時思路明晰、反映敏銳。


正式“課堂論壇”設計和組織完全交給學生負責。論壇的形式嚴格遵循學術論壇的規範。教師上課後首先将課堂交給論壇主持人,論壇結束後論壇主持人将課堂交給教師,由教師對論壇進行總結與評價。論壇由學生擔任主持人、論壇既定了發言的同學和評論的同學,聽衆可以即席提問,發言和提問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定。論壇鼓勵不同觀點進行交鋒、論辯。論壇結束後,由學生評委為每一位學生在論壇中的表現評分,作為學生課程學習平時成績的一部分。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論壇的組織和設計合理規範,許多細節的處理甚至比正式的學術論壇更細緻周密,從形式上看,是比較圓滿的。學生在此過程中了解了學術論壇的形式及參與的方式與方法。


(作者系88858cc永利官网教授)









  • 學院微信公衆号

版權所有:中国·88858cc永利(股份公司)官方网站-WeChat百科 

學院電話:027-87556742(院辦)       027-87544455(研究生教務)

                 027-87557893(人事)       027-87557739(本科生教務)

學院郵箱:mkszyxy@hust.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