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龍楊旨馨)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賦予了高等教育全新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對教師的數字素養、技術素養和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育教學數字化工作,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為進一步貫徹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高等教育的融合,進而提升教學質量,12月6日,在綱要教研室主任夏增民教授的組織下,青年教師馬瑞、鐘芳華、劉榮琴、張炜應邀參加了超星公司舉辦的第三期人工智能賦能教學改革創新與智慧課程培育工作坊。
該工作坊踐行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原則。上午場的内容是理論講解和案例介紹。首先由超星公司工程師圍繞智慧課程在教學環節中的應用和AI智能體27種教學場景應用展開講解,重點介紹了建設知識譜圖、AI智能體等問題。随後,又由專家以“電氣工程基礎”課程為例,現身說法,為工作坊成員詳細展示了知識圖譜和AI工具在混合式教學中的建設與應用成果。在提問互動環節,馬瑞老師就思政課如何更好地構建、運用知識圖譜,與主講人進行了交流,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主題分享和互動答疑的基礎上,工作坊下午場側重于實操訓練,主要由超星公司工程師介紹在課程平台上,教師端如何創建圖譜、關聯資源和升級圖譜。參加培訓的老師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為例,在嘗試了如何創建和完善知識圖譜以後,普遍認為知識圖譜在直觀展示知識框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助力思政課堂教學選題提升方面能夠發揮良好作用。
近年來,綱要教研室一直把教育教學數字化、信息化作為抓手,緻力于守正創新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立足“學在華科大”課程平台,“以智助學、以智助教、以智助管、以智助研”。目前,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主持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知識圖譜建設,已經搭建起相對完善的基礎框架,一個新的教學形态将在下學期的綱要課教學中初步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