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成良斌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3月
民族:漢
最後學曆:研究生
最後學位:博士
職稱:教授
E-mail:chengliangbin@hust.edu.cn
一級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
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理論、科技政策與管理等
學術簡曆: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華中師範大學數學系數學專業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1985年9月至1987年6月,在華中師範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學習,獲研究生畢業證書。1989年10月在華中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03年9月至2007年6月,在88858cc永利官网經濟學院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87年6月到88858cc永利官网參加工作至今。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學、科技政策與管理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學術兼職:
2016年至今,湖北省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
2012年至今,湖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常務理事。
2018年至今,入選國家教材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家庫專家。
科研課題:
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共6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項(主研)、部級課題2項(主持1項,主研1項)
新知識類型視野下的我國科學規範體系研究(編号10YJAZH01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 主持
加入WTO後武漢市技術創新政策研究(編号WS2002002) 武漢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主持
龍崗區打造生态高地實施策略與路徑研究 中共深圳市龍崗區委政策研究室委托項目 主持
生态學馬克思主義視野下的“中國霾”問題研究(編号2014AA0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 主持
我國咨詢市場的培育與管理研究(編号96BJB02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主研
市場經濟下我國科技獎勵體制及運行機制研究(編号95036) 國家科技部軟科學課題 主研
主要論著:
獨著、合著、參編專著或教材共計11部,在《哲學動态》、《自然辯證法研究》和《中國軟科學》等期刊上發表論文70餘篇。主要代表性論著如下:
1. 文化傳統、社會資本與技術創新[J] (獨撰). 中國軟科學. 2006(11)
2. 論新知識類型與傳統知識類型的關系[J](第二作者兼指導). 哲學動态. 2013(1)
3. 新知識類型視野下科學規範體系的重建[J](第一作者).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3(1)
4. 對隐性知識持有者的科技獎勵何以可能? [J](第二作者兼指導).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2(6)
5. 隐性知識産權保護的可能性與實現路徑分析[J](第一作者).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4(21)
6. 反思默頓有組織懷疑主義規範[J](第二作者兼指導).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9(7)
7. 反思默頓的普遍主義規範[J](獨撰).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2016(3)
8. 論古代科學發現優先權的确立原則與判定标準——以勾股定理與畢達哥拉斯定理的發現為例[J](第二作者兼指導).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0(1)
9. 中西文化對科學規範影響的比較研究[J](第一作者). 科技管理研究. 2015(2)
10. 科技獎勵中的異議與異議制[J] (第一作者).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3);科技管理與成就(人大複印資料).1997(2)
11. 我國咨詢産業的發展與管理[J] (第一作者).科技開發動态.1996(1);圖書館學、信息科學、資料工作(人大複印資料). 1996(4)
12. 關于我國科技獎勵制度的8點建議[J] (第一作者).科技導報.1996(7)
13. 論科技獎勵制度與知識産權制度的互補性[J] (獨撰).中國軟科學.1998(12);科技管理與成就(人大複印資料). 1999(2)
14. 論中國風險投資的文化困惑[J] (第一作者). 學海. 2002(3)
15. 文化對我國技術創新政策的影響研究[M](獨撰).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2011
16. 科技獎勵論[M](第四作者). 88858cc永利官网出版社,2000
科研獲獎:
1. 2006年12月《論悖論對科學發展的影響》(獨撰)被評為湖北省第十一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2. 2010年12月《關于勾股定理與畢達哥拉斯定理發現的比較研究》榮獲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湖北省教育廳頒發的“湖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獎”。
3. 2012年11月《論古代科學發現優先權的确立原則與判定标準》(第二作者兼指導)獲第十四屆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4. 文化對我國技術創新政策的影響研究(獨撰,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2011)入選2012年湖北省社會公益出版專項資金獎勵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