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成果
以史為鑒鑄新魂,"綱要"課程開新局——《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開學第一課開講

來源: 時間:2025-02-20 點擊量:

     (通訊員:曾雨涵 黃麗芬 楊躍 彭邦凱 馬思琪 李佳怡 李豔陽 鐘钰)春啟新元,史潤初心。2月17日,我校數名本科生迎來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開學第一課”。為打造有厚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曆史課堂,我校88858cc永利官网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以“沉浸式育人”為核心理念,通過深耕教學内容、創新教學設計,引入智慧教學手段,打造了“内容可視化、知識結構化、實踐場景化”的多元教學課堂。教師們精心準備的“開學第一課”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重現曆史的同時,引入互動研讨啟迪學生思考,引導青年學子在探尋曆史脈絡中積蓄前行動力,在觀照古今變遷中厚植家國情懷。

明确教學方向 引導價值取向



       課上,鐘芳華老師以《曆史是什麼?》這一經典文本為引子,結合馬克思、恩格斯以及毛澤東對于曆史的認識,全面闡述曆史的價值與意義,為學生構建堅實的曆史認知基礎。随後,他進一步回答了“何為中國”“何為近現代”等問題,明晰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一課程的由來和學習必要性。



       張炜老師走近學生,通過“你是否喜歡曆史”“是否自主了解過曆史知識”等問題,迅速激起大家對課程内容的強烈好奇心。接着,她結合權威學者的研究成果,以及當前備受關注的生成式AI對曆史的看法,強調了人類在探索和定義曆史過程中所蘊含的溫情與敬意。她鼓勵同學們以認真嚴謹的态度學習曆史,尊重曆史事實,并從中汲取經驗與教訓,更加明智地走向未來。



       趙耀老師通過“何為曆史”“為什麼要學習曆史”的問題展開課堂教學。同學們踴躍發言,提出“曆史是一個國家的根脈”“曆史可以給予我們經驗教訓”“曆史可以給人啟迪”等觀點。以此為基礎,趙耀老師巧妙引入了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不僅激發了學生們對曆史的興趣,也使其深刻認識到了該課程在理解中國近現代發展曆程中的關鍵作用。



       龔世豪老師以“曆史的三重鏡像”為主題,為同學們開啟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第一堂課。課上,他耐心講解了“什麼是曆史”“為什麼要學曆史”以及“如何學好曆史”等基礎課題,并強調,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同學們不僅要讀懂中國近現代曆史,更要學會突破時空界限,在古今對話中培養辯證思維。他期望通過本課程,幫助同學們構建起對中國近現代史的認知坐标系,以更清晰地洞察世界,思考文明傳承。

激發思維火花 促進師生共鳴



       魏維老師以“什麼是曆史”和“什麼是中國近代史”等問題為切入點,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觀點餘生動的故事和實例相結合,詳細講解了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時間節點,強調了曆史學習的重要性。他還以圖片為依托,以可視化的方式解釋了課程名稱中“綱要”的含義,并對課程目标、要求及教學安排進行了詳盡說明,幫助學生構建起課程整體框架。課後,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滿滿。徐墨涵同學認為這堂課讓大家更接近曆史的本質;黃磊同學則表示已初步掌握了曆史的“綱”與“要”,并對未來的學習充滿期待。



       高作楠老師從基礎研究的性質和意義、曆史的作用和方法、中國史學的發展和成就等方面對課程進行了層層剖析,并細緻梳理了中國近現代曆史的脈絡演進及主要事件。她結合自身學習研究經曆,援引豐富的曆史故事和文化資料,以生動風趣的語言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人工智能學院的陳浩同學講道:“高老師講課活潑,符合青年學生的喜好。”陳珂同學則表示:“老師的講授讓我意識到曆史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希望通過學習能加深自己對中國近現代曆史的了解。”




       尹平老師以“為何學習中國近代史”為切入點,迅速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他融合了豐富的曆史故事、詳實的解釋和生動的案例,結合初高中課文内容與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實現了曆史與時事的緊密結合,增強了課堂趣味性和知識深度,引起學生們的熱烈反響。李克琴同學表示這堂課讓她對曆史有了更深的認識。周燊同學則期待自己能夠通過課程深入了解中國人民的血淚史和奮鬥史,提高自身政治覺悟。



       湯黎老師圍繞“為什麼要學習這門課”“如何認識中國近現代史的分期”“如何把握學習目的和要求”以及“如何樹立并堅持科學的曆史觀”四大核心問題展開授課,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重要意義。她指出,中國近現代史不僅是國家發展的脈絡,更蘊含了民族精神的源泉,能夠幫助學生增強民族認同感與曆史責任感,樹立正确的價值觀。課後學生表示:"這堂課打破了我對曆史課死記硬背的刻闆印象,讓我們真正理解了曆史的溫度與深度。"

      《中國近代史綱要》“開學第一課”精彩紛呈,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各位老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精心講授,讓曆史由書本上的文字化作鮮活的故事與深刻的思考,在青年學子心中種下了求知與愛國的種子。在後續的課程中,我院教師将帶領學生繼續探索曆史的奧秘,以史為鑒,汲取智慧與力量,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勇擔使命,讓曆史的光芒照亮前行之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版權所有:中国·88858cc永利(股份公司)官方网站-WeChat百科 

學院電話:027-87556742(院辦)       027-87544455(研究生教務)

                 027-87557893(人事)       027-87557739(本科生教務)

學院郵箱:mkszyxy@hust.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