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其教學目的的實現僅僅靠理論知識的灌輸是遠遠不夠的。在如今的階層政治社會中,政治更是泛化為一個大衆話題,同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均發生關系。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政治信仰尤為重要,這也決定了高校公共政治課日益凸現的重要性,它為大學生提供正确的價值判斷标準、思辨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深刻的曆史分析視角。因此,一方面對政治理論的回避和拒斥不是一種明智之舉,另一方面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提出了迫切地要求。相比較而言,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收到較好的效果。現今在關于教學方法的創新實踐中,互動教學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調動師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教師主導地施教,學生主動地學習,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互動教學法直擊生活現實,關注社會熱點、疑點問題,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支持學生大膽發言、大膽争辯;它給師生創造一個互動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在師生互動、學生互動中感悟真、善、美,從而進行有效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進而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作為高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課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更是一門現實性和針對性都非常強的政治理論課程,同時學生們對其中涉及的相關話題均有着自己的見解,為了豐富課堂内容,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特在課堂設置中增加互動環節。我想介紹的是學生主講的互動方法。
一、學生主講模式的實施
體現在我的課堂上的教學互動模式為課堂學生主講。具體實施方法是:在每次上課之前,預留10分鐘左右的時間交給主講學生。主講學生需要做到的是将個人之樹與社會之林結合起來,由微觀入手來引導同學們分析和感受當代中國國情。所選擇的主題有兩個大的方面:一是對自己家鄉的介紹,介紹家鄉在其成長過程中發生的變化;二是對當下中國社會發生的任何一個熱點或焦點問題的介紹。對于前者,現今的90後學生是踩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的步伐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當下中國發展過程的一個縮影,這樣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來分析中國以及中國某一個地方發生的變化,會在不自覺中引領他們不再單純以批判的眼光來憤世嫉俗,更多的是理性對待中國的成就和問題。對于後者,由于網絡的便捷,當代大學生獲取知識或資料的渠道更為通暢和便捷,這樣,網絡熱點或社會焦點也會第一時間進入他們的視野,采用主講制度将他們的視覺感受用理性的語言表述出來,引導其他同學的關注,同時也避免了将一個問題簡單化。
二、學生主講的關注點
此次我承擔課程的班級為四個院系的學生,其中能源學院0906—0910的課堂是我重點展開的互動課堂,其餘幾個班也均有嘗試。通過學生主講型的教學互動模式給了我不一樣的體會,同時也獲得了授課學生的認同。一輪下來,我在課堂上進行了約15次學生主講,學生主講主要關注點為三個方面:
一是對自己家鄉的關注。其中能源0909 程哲根據自己來自武術之鄉的經曆為大家展示了中國武術簡介及現狀反思,能源0906班曾誠介紹了廣西柳州的自然風貌、人文曆史和經濟發展,能源0906班金澤林(家鄉黃梅)、能源0909 唐唯爾(湖南永州)、能源0909班曾玉強(潇湘風采)、能源0909班楊庭豪(四川綿陽)、能源0910王恒超(武漢)等,大家對各自家鄉圖文并茂的介紹,有的還配上音樂、視頻,有的還配上個人動作(如程哲同學現場展示了太極的不同種類),給同學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同時也增加了對主講同學不一樣的認識。所以總體而言,能源學院的這五個班是課堂氣氛最為活躍的班級